相关栏目
    热点文章

    读书能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幸福吗?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学典礼演讲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0日 字体大小: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非常高兴能在秋日的南国深圳与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今年北大深研院的开学典礼。首先,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祝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你所期望的成果!

    如果提及学习的目的,我想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中国的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家庭乃至是国家创造财富,同时也为了“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这个目的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一个常见目的。

    或许,现代的我们会反对这个说话,我们会对自己说,不要那么“物质”嘛, 学习是为了给自己“充电”,否则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的确,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不进则退,不学习就真的有可能被淘汰!因此,我们会带着这种内心中“害怕被淘汰的恐惧感”,在无形中会选择那些似乎能让我们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学科、知识或技能去学习。

    或许,你也会不太支持这个种观点,认为我们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更加聪明,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少一些愚蠢的抉择、多一份“明智”!比如,如果我们通过学习,能非常好的预测国家的经济形势、或者深入研究好楼市或股市的发展趋势,恐怕我们会有很多明智的投资、成功的选择!无论是怎样,我们都要通过学习去获取那些所谓的“有用的知识”去武装自己!

    在我看来,这些学习的目的其实没有好坏,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其实和理性思维无关,智力越高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的陷阱。

    让我们来看两道简单的数学题:

    “一个球拍和一个球的总价是11元,球拍比球要贵10元。那么球是多少钱?”大多数人的答案会脱口而出:一块钱!这明显是错的。正确答案是:球拍10.5元,球0.5元。

    “湖里有一片睡莲。每天睡莲的面积都会翻倍。倘若等到睡莲能盖满整个湖面,需要48天,那么睡莲盖住半个湖面需要多少天?” 你的第一直觉,可能就是直接把48天除以2,然后答:24天。显然这个答案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47天。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凯尼曼(Daniel Kahneman)从50年前就开始对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并对人们的回答做了分析。他看似简单的实验其实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思维的看法。

    数百年来,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认为,人类是一种理性动物——推理是人类才拥有的天赋!

    然而,凯尼曼的研究发现:“人类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思维清晰。当面临不确定因素时,人们通常不会很仔细地去分析那些信息,或查找相关的数据。相反,他们倾向于通过直觉——这个捷径去判断,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他们错了。这个捷径并不是能快速解答数学题的方法;而是避开正常的数学计算方法。当问到球拍与球的问题时,忘记了小学就学过的最简单的数学公式,而是想当然地给出了答案。”

    很多事实都证明聪明的人更倾向于错误的思维范式。虽然我们都认为智慧可以消除偏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智商高的人觉得他们不大会犯那些常识性的错误。

    凯尼曼在1970年代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第一个问题是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高度是否大于某个高度(选项从85英尺到1000英尺)。第二个问题是估计一下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到底有多高。

    当学生在第一个是非题中遇到的数字是85英尺时,他们在第二个问题的平均答案是:118英尺。如果第一题的选项是1000英尺,他们对红杉高度的估计就增长了7倍。

    凯尼曼的学生韦斯特等也重复证实了这个研究结果。他们的研究重点不是重新证实这种已知的认知偏差,他们想弄清这些偏差是否与智力关联。他们发现:“聪明反而人更易犯错!”

    最令人担忧的结果是:即使自我意识到这些,也没有什么用!正如科学家们说,“人们即使认识到自己有偏见,但却无助于他们克服偏见。”凯尼曼对这个结果并不吃惊,他在《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书中写道:“即使是他自己近几十年来做出的重要研究也不足以让他提高认知。直觉往往让我过分自信,做出极端的预测,然后导致错误的计划”——比如,倾向于低估需要花多少时间去完成一项任务,尤其是我们的毕业论文!

    让人不安的事实是:“智力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科学家们给学生们四种“认知能力”的测量标准。结果很不乐观,“认知能力较强的人,更不能看到自己的认知偏差。”(换句话说,聪明人更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聪明的人(比如考试成绩不错的)的人反而更容易出现常见的谬误。教育程度也无法挽回这个事实;多年前,凯尼曼等人就记录到,哈佛、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50%以上的学生都答错了那道球拍与球的问题。

    如何解释?其中一个大胆假设就是,我们评估外界或他人与评估自我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偏见盲点的扩大。比如说,当我们观察陌生人所做的非理性抉择时,我们必须从其行为信息来判断;我们从外部来审视其认知偏差,这样很容易窥见其系统性思维谬误。然而,当我们看待自己的坏主意时,我们采用的是“内省机制”:审查自己的动机,自圆其说;向心理医生“吐槽”,琢磨那些让我们误入歧途的理念。

    “内省机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所致,这也是非理性的根源。因此人们往往无法用智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法有效地自我分析。事实上,内省倒是把事情弄复杂了,我们越想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就越少。

    因此,在我看来,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获得那些有用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内省”,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养成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批判性思维”,从而能更加开放地面对这个世界以及我们的内心!

    有幸的是: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学研究中心),他揭示了神经键效能的改进原理,同时还发现了参与其改进过程的分子组成系统,正是由于以上两项成就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坎德尔通过一个由金属细片组成的模拟神经系统进行相关的试验并最终证实了神经键功能的变化对学习和记忆起着关键作用。神经键中的蛋白磷酸化作用在短期记忆的产生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对于长期记忆的产生,蛋白质的合成也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导致神经键形状和功能的转变。

    尽管我们用“直觉”去判断周围以及自身的问题有时候是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但在某些时候,我们都无法避免“直觉”带来的挫败。唯一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减少“直觉”带来的损失的策略是“批判性思维”!

    而“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内省自身的绝佳策略,在我们利用直觉“得出可靠结论”后,我们不妨使用“批判性思维”去反思一下,逐渐地,我们会建立与之有关的“批判性思维”神经环路!比如:这个用“直觉”获得的答案是否正确?是否需要推敲一下?证据在哪里?等等,我为什么需要这么快去得到一个答案?

    的确,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而性格决定我们的命运!当我们不断用新的行为去改善自身的时候,我们也在悄悄改变我们的大脑,同时也在悄悄改变我们的命运!

    因此,读书的同时,需要我们的“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内省的能力,如果他们不能彼此结合,在我看来,恐怕我们难以真正获得“幸福”!

    祝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通过提高自己“内省的能力”获得人生的幸福!

    你们的校友:钟杰

    2016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