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辉、黄莉婷)3月13日,起航心理工作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绪急救》主题读书会。在黄秋芬老师的带领下,三十余名参与者通过分组共读、深度讨论和情感分享,共同探索情绪困扰的温柔解法,在群体的温暖中寻找心灵共鸣。
活动创新采用分组沉浸式阅读的形式,参与者分为四组,分别聚焦《情绪急救》中的四大情绪主题:拒绝组:探讨“情绪伤害与日常摩擦”孤独组:剖析“人际关系的肌无力”丧失组:思考“带着精神创伤前行”内疚组:解读“情感体系的隐形毒药”
25分钟的专注阅读后,各组围坐讨论,将感悟化作纸上的关键词与暖心句子。我们都在用“我很好”掩盖真实的情绪波动。一位参与者在讨论中感慨道。这种共鸣让许多成员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自己的情绪困扰并非孤例。
在分享环节,各组代表金句频出:
“拒绝带来的痛苦常源于我们虚构的自我否定”
“孤独不是你的错,但走出围墙是你的选择”
“丧失之痛中藏着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
“内疚的反刍只会让心灵更加饥渴”
这些洞察不仅来自书本,更融入了参与者的生命体验。当“我也这样想过”的轻声回应在会场此起彼伏,一种无需言说的理解在空气中流动。
自由分享环节成为活动的高潮。有成员讲述自己如何用忙碌逃避内疚,立刻获得数位同伴的共鸣;有人分享应对孤独的小方法,现场响起会心的掌声。“当有人说'我懂你的感受'时,那种被接住的感觉太珍贵了。”心理学专业的小王在会后表示。
黄秋芬老师适时引入“情绪急救”的实用技巧,共以下几个方面:暂停技术:给情绪按下暂停键;自我对话:用第三人称视角安抚自己;意义重构:在创伤中寻找成长线索。
这场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让每个人发现:情绪不必独自承担。工作室负责人总结道。据悉,本次活动是起航心理工作室三月情绪疗愈月的第二场活动,后续还将推出情绪工作坊、互助小组等系列安排。
读书会结束时,许多参与者互留联系方式,自发组建了线上共读群。一本《情绪急救》,不仅教会大家处理情绪创伤的方法,更搭建起了一个温暖的支持网络——而这或许是最珍贵的急救包。
活动进行照片
广州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 地址:行政楼102
电话:020-39729731
处长邮箱:xsc@gzi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