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晓静)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下午,为引导成员探寻幸福真谛、提升心理幸福感,心理协会成功开展“幸福泡泡”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借助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PERMA模型,带领成员们深入探索幸福的多元维度。
“积极情绪”分享时,成员们被生活中的小美好打动。伙伴A兴奋地说,拆快递是最期待的时刻,像开盲盒一样,每次收到包裹打开时,那份惊喜和满足感能让一整天都充满阳光。伙伴B则钟情于公园漫步,在大自然中,花草的芬芳、鸟儿的歌声、微风的轻抚,都让内心无比宁静,所有烦恼瞬间清零。
在“投入”环节,成员们踊跃分享沉浸体验。摄影爱好者伙伴C讲述在山顶拍日出的经历,凌晨便抵达的他,在等待中全神贯注于光线变化,不断调整角度与参数,只为捕捉那震撼瞬间,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音乐迷伙伴D提到,戴上耳机聆听音乐时,仿佛置身专属空间,随着旋律起伏,压力消散,获得满满的力量。
人际关系维度,成员们讲述温暖互动。伙伴E体育进步获朋友幽默鼓励,伙伴F回家见小猫、与朋友游戏的默契,体现陪伴与尊重在幸福关系中的关键作用。成员们达成共识,尊重彼此“幸福定义”,不干涉对方快乐,能让关系更丰盈。
谈及“意义”,伙伴G分享在学业压力下通过游戏和聊天寻找平衡。不同时代有独特幸福锚点,接纳各阶段感受,才能赋予生活意义。
在“成就”分享中,伙伴B体重下降、跑步速度提升,伙伴A首次烫发、打工挣钱,这些或大或小的突破,都是对自我的肯定。
活动结尾,大家意识到幸福形式多样。正如活动所传达:积极情绪是火种,投入是燃料,人际关系是容器,意义是方向,成就是勋章。此次活动让成员们加深了对幸福的理解,在生活中探索幸福、拥抱自我,如同在心灵旅程中点亮明灯,温暖前行。
成员们在绘画自己的幸福泡泡
成员分享自己专属的幸福泡泡
广州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 地址:行政楼102
电话:020-39729731
处长邮箱:xsc@gzi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