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泳茵)2025年4月24日下午,为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心理协会开展了一场名为“打破时光隔阂,与曾经的自己对话”的团体辅导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通过书信、绘画等创意形式,带领参与者回溯成长轨迹,与不同阶段的“自我”展开深度对话,助力情绪释放与自我接纳。
活动以“对话曾经的我”为核心环节展开,参与者用纸笔向过去的自己倾诉心声。在活动中,小伙伴们积极参与,敞开心扉表达自己:
伙伴1:“亲爱的我,见字如面,你似乎一直有着无限的能量,能在太阳下尽情的沐浴。我想告诉你,你不要去惧怕孤单,也不要被优绩主义所束缚,你总是有闪闪发光的一面,它似乎来得快,慢到我等了很久很久,但是我想抱抱那个时候的你,拉着你的手,陪着你一直一起往前走。”
伙伴2:“这个是我写给两三年前自己,写给曾经那个不知所措的自己。我记得,两三年前的这个时候,你正在迷茫和焦虑中徘徊,你也会有很多事情难过,但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了。那些你曾经很努力追寻的东西,现在并没有全部得到,只是现在的你已经放下了,但是现在的我非常羡慕曾经的我拥有满腔热情的一生,使不完的牛劲,你真的真的非常棒!”
伙伴3:“你好啊,还记得中考放榜那天的阴云吗?理想学校的大门就差4分的距离,像被无形的手阻隔。正午的阳光刺眼,你却食不知味,泪水哽在喉间,连悲伤都无处宣泄。我多想穿越时光,轻轻环住那个蜷缩在失落里的你,告诉你:所有的遗憾,都是命运另一种温柔的伏笔。如今你已经学会了让情绪自由流淌。你看,生命总在悄然间教会我们与自己和解,那些看似偶然的经历,都铺就了通往今天的路。”
这些对话中,有与过去的和解、成长的反思以及对成长过程的珍视,既是与过去的告别,也是对当下自我的肯定。伙伴们的分享揭示了一个共识:成长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学会在遗憾中拥抱真实,在脆弱中积蓄力量。
(图1):伙伴们执笔写曾经
(图2):伙伴们聆听分享
广州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 地址:行政楼102
电话:020-39729731
处长邮箱:xsc@gzist.edu.cn